BetVictor Sports(伟德体育)国际官网(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诗人董樵,莱阳人,明亡后迁居荣成王家山,与清初杰出诗人王士祯、“复社”中坚宋继澄等交往唱和。董樵不仅在历史上曾主谋并两度参加由栖霞农民领袖于七领导的著名牙山农民大起义,且在王家山隐居期间,还参加并襄理过荣成石硼阎家阎禄超反清活动;失利后,董樵“雅志林泉”,“躬耕著述不求闻达”,为后人留下了多卷诗篇。闲暇时,他常游憩于山水之间,聊以。在他所居住的茅舍周围,分别自题有绿堆、石濑、盘龙槐、石桌、逍遥台、石隐、菊花岭、鸣琴涧等八大名胜景点。
明朝嘉靖年间,王道祖由埠柳车古村来此定居,因三面环山,故名王家山。全村260余户,多为王姓、张姓与董姓。董姓有五六十户,均为董樵后裔。村落呈不规则长方形,地势北高南低。占地面积9300多亩,其中有8000亩茂密的山林,分别为松树、柞树、杉树、芙蓉树、枫树、栗树等多种树木,历史悠久的竹子庵遗址就在村西一公里的竹林旁。村南有河流,河水清澈甘甜,一年四季流水不息。此处交通便利,每天都有该村达威海、崖头往返的客车。
据说当年此处岩石秀立,石涧内溪水滴流而下,发出丁冬声响,如同琴音,故名“鸣琴涧”。在董樵好友、清康熙年间曾任成山卫教授的莱阳举人孙熙的《访董樵隐居》诗中,曾提及“一溪自号鸣琴涧,三板常沽钓月船。把酒与君一夕坐,几回联句满吟笺”。清道光年间,董樵后裔、庠生董韶德亦以《鸣琴涧》为题赋诗“两山夹水有奇音,宦士来游自会心。不借爨桐成古韵,祗听逝水奏鸣琴”;更有“隐士仙踪何处寻,西山铭字号鸣琴。千秋文学堪知曲,万代诗家可会心”佳句,所幸此处名胜尚有遗迹可寻。原书“鸣琴涧”字样的石硼,已在早年被人用炸药炸开用于建筑房屋,字迹不存,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参差不齐的岩石及两条潺潺流水的山间小溪。
当年这里曾是一道山岭,岭上开满了黄白相间的野菊花。清道光年间,董樵后裔董韶德曾作《菊有黄花》诗,“青眼来看菊,秋容淡不妨。老成谁爱白,闲雅独欣黄”。在《菊残犹有傲霜枝》中,更有“雪姿飞北牖,玉质撒东篱。晚节寒难折,孤标冷适宜。髯苏留妙句,老圃应相知”的赞菊之句。野菊花朴实无华,但却具有极其顽强和惊人的生命力,长势茂盛婆娑,在锯齿形绿色枝叶的映衬下,显得无比妩媚,清香袭人。可谓是绚丽多姿,在众多野生花草中抢尽了风头。